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七仙女
官民双向互构
南北文化交融
文化逻辑
摘要:
七仙女传说的演变史本质上是一部中华文化多维互构的叙事史。该传说在中国多民族地区广泛流传,承载了从董永孝子到仙女下凡的多元叙事结构,折射出官方叙事和民间叙事双向互构与南北文化长期交融的历史过程。作者通过系统收集官方文本(史书、地方志、礼教文书)与民间叙事(戏曲、传说、口述历史)等资料,结合“点线面体”的研究法发现:董永孝子形象主要经由官方叙事自北向南传播,突出孝道等传统价值;仙女形象则依托民间审美自南向北扩展,彰显浪漫与想象。两种叙事形态交织演变,不仅体现为叙事内容的互补,也反映权力关系与文化秩序的协商,二者通过传说演变实现价值体系的动态平衡,逐渐成为跨区域、跨民族的共享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古代七仙女传说演变的文化逻辑表明,自在阶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官民叙事层累、南北文化交融的“符号再生产”过程得以形成,这对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