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爱国主义
主体性
和平性
摘要:
在晚清近代,面临空前生存危机的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斗志,自强不息、刚健奋进的精神格外突显。受时代影响,张岱年早年关于中华文化的讨论也是特别强调“自强不息”、刚毅进取精神的重要性,罕言“厚德载物”的包容、和平精神。1980年代中后期,张岱年提出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到了1990年代,张先生特别突显“厚德载物”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世界各伟大民族皆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但“厚德载物”的包容、和平精神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自强不息”彰显了民族主体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品格,张先生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起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辩证统一的,立足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如果继续借用《周易·大象传》话语,可以吸收《周易》下经咸恒两卦的大象辞,将其表述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虚受人”“立不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