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
族类身份
国家治理
摘要:
明代广西东部的治理实践,其核心在于对民、傜、僮等不同身份标签的制造、界定与消融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主要通过三大逻辑展开:其一,族类标签的界定与调适。官府通过选择性地整合地域、生计方式及文化风俗等特征,重构族类认知体系,将多元人群融入统一的治理框架;其二,社会经济结构的联系与互动。依托编户与赋役制度,尤其是“招主-佃丁”等关系纽带,在经济层面促进不同人群的互动与依存;其三,军政制度的介入与整合。通过卫所、土司、流官、耕兵等多元制度安排,在行政层面加速广西不同群体的国家整合进程。三大逻辑的共同作用,推动了明代广西社会与民族的加速融合,为该地区的国家整合与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