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少数民族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探讨云南省哈尼族、傣族、白族和傈僳族人群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流行特征及其民族差异,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个特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纳入3906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参照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标准进行CKM分期(0~4期),3~4期为晚期。利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各民族CKM分期患病率差异,采用修正泊松回归模型估计不同因素与晚期CKM患病的RR及其95%CI。结果:哈尼族、傣族、白族和傈僳族CKM 1期及以上患病率分别为80.1%、87.3%、84.8%、67.8%。男性CKM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且CKM患病率随年龄显著上升。傣族晚期CKM患病率最高(24.7%,95%CI:22.1%~27.4%),傈僳族最低(13.7%,95%CI:11.5%~15.9%)。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指数升高是4个民族晚期CKM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除傈僳族外,另外3个民族还存在特异性危险因素:哈尼族中低教育水平(RR=2.18,95%CI:1.12~4.25)和低收入(RR=1.47,95%CI:1.00~2.18)为主要危险因素,傣族中吸烟(RR=1.60,95%CI:1.07~2.37)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RR=1.61,95%CI:1.14~2.27)为主要危险因素,白族中男性(RR=0.48,95%CI:0.29~0.79)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云南省4个少数民族人群CKM 1期及以上患病率较高,分期特征和主要危险因素在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需制定分层、差异化的干预策略,以实现精准防控和民族健康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