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彝族文学
自体性建构
双语写作
跨文化传播
摘要:
当代彝族文学通过建设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在跨语际、跨民族、跨国的多元文化中逐渐建构出既开放互动又坚守自我的独特文学生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之下,形成了有效的自体性建构策略。一方面,彝族文学创作者及研究者深耕双语写作,通过“文化混血”等概念的提出和多重语言策略的诗歌实践,探寻彝族文学在中华民族多元环境中的适应方向;另一方面,他们在三条路径上进行对外传播的尝试,即开拓由单点至多线的传播路径,深入和丰富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核、架构与外在形式,以及尝试新理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并接受外部相关学科的推动。基于对这两方面的探讨,可以清晰看到彝族文学的发展路径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成效与不足,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整体发展提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