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接触
民族交融
清水江文书
疑难字词
形音义
摘要:
在清水江文书中,有大量因语言接触产生的疑难字词,是黔东南清水江流域民族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例如“■捕”即“拼补(補)”,“■”是“拼”的换声旁俗字,“捕”是“補”的俗讹字;“界■”即“界㫺(昔)”,“■”是“㫺”的俗讹字,“昔”是“限”的音借字;“拨”即“拨册”,义为调拨粮饷的籍册;“秋折粮”即“折秋粮”,指折算税粮;“係分”即“丝分”,极言量小。这些疑难字词,在形音义方面,有些是西南官话和移民方言影响的结果,有些是汉语与苗侗语互借互用的结果,有些是人们为传承汉字特点而调整书写习惯的结果。语言接触互动的背后,其实是民族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