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要素
层次结构
文化认同
摘要:
从教育视角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特点,为学生构建明确、具体且具有实践驱动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集合,形成富有教育特色的铸牢方案。要素主义教育学派主张学校教育应着力提升文化中的“共同要素”,即共同的思想、共同的理解、共同的准则和共同的精神,以促进社会共识。共同要素的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导。在共同要素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分为四个层级:思想认知层关注文化奠基与身份认同的构建;共识理解层聚焦价值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规范准则层强调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型构;精神动力层则是理想信念与民族情感的凝聚。在教育实践中,需重点挖掘历史记忆教育资源、构建显隐互构的课程体系、深化准则导向的教育实践和共建情感共鸣的教育生态,以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