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策略
摘要:
文章结合贵州少数民族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实践,梳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策略。一是构建立体课程,融汇多元知识,依照学情特点构建课程框架,设计分层分类、循序渐进的体育课程架构,整合体育技能培养与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开发融入团队协作、情绪管理训练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特色课程模块,结合“竹竿舞”课程案例,为教师课程规划提供参考。二是革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潜能,推广情境教学法,结合少数民族生活场景、文化节日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运用合作学习法,依据民族、性别等因素合理分组,培养学生沟通、协作与包容心理,引入现代技术,突破传统教学难点,增强心理教育的渗透力。三是打造精良师资,保障教育质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培训,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民族教育专家解读少数民族心理特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交流平台,以“民族健身操”为例促进区域内教师经验共享、案例研讨,鼓励教师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创新,形成特色教学风格,并从教学成果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加以保障。研究旨在以体育学科建设为抓手,赋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