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空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社会凝聚力
高校
大学生
摘要:
公共空间是社会凝聚力维系和强化的标志性场域,不仅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情感空间叠加交汇的基本单元,亦是强化个体及群体空间邻近度、消弭区隔鸿沟的重要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群众在特定的公共空间中、共同的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强化的。公共空间以共同的公共场所、互嵌的社会关系、特有的场所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撑。以公共空间为视角,基于物理、社会、情感三重维度构建表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空间符码和分析框架,以高校大学生公共空间为个案,廓清邻里空间区隔、社会资本培育、集体记忆强化的空间运作机制,提出优化生活实践的物理空间,营造平等发展的社会空间,拓宽“五个认同”的情感空间的实践路向,构建集地缘、利益和价值三位一体的空间共同体,为公共空间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凝聚力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