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印度英语小说
民族主义叙事
女性想象
摘要:
本文以印度独立后创作出版、反映女性与民族关系的九部印度英语小说为研究对象,聚焦这些以民族主义叙事为主题观照的小说中关于女性的想象,基于妮拉·伊瓦-戴维斯提出的“谱系”“文化”和“公民”这三种与性别关系有关的民族主义计划维度,探讨印度英语小说如何展现与解构官方民族主义话语中的标准女性特质,揭示官方民族主义的普遍父权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印度英语小说如何阐释民族认同与女性塑造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印度英语小说对标准女性特质的重构可能,并挖掘其中蕴含的政治与美学意义。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梳理印度英语小说民族主义叙事中的女性研究,明确研究内容和论证框架。第一章考察印度英语小说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历史互动,厘清民族身份性别化的理论渊源与核心关切,并梳理自印度民族大起义以来民族主义叙事中理想女性形象的嬗变。第二章围绕《瓷器室》《火车开往巴基斯坦》和《画广告牌的人》,从民族主义计划的谱系维度阐明女性如何被想象为民族血脉的承载者,揭示这种想象对女性的身体压迫及对个人欲望的压制,并分析小说对这种建构的反思与挑战。第三章以《罂粟海》《我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和《已婚的女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维度论述女性如何被塑造为传统秩序的守护者,并探讨这些小说对女性身份规范的解构及对女性复杂主体性的揭示。第四章聚焦《像我们一样富有》《如此悠长的沉默》和《斋戒·盛宴》,从公民维度论述在印度民族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女性如何被建构为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与局外人,并探讨她们在公民身份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展开的挣扎与展现的韧性。
自近代以来,印度女性一直处于“传统/现代”“私人/公共”“家庭/世界”等多重话语博弈的交织之中,成为国民想象民族国家的重要意识形态表征之一。在再现、挑战和颠覆民族国家建构的标准女性这一方面,印度英语小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民族主义叙事展现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多元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女性经验,揭示了女性角色背后的霸权意识形态印记,以及不同民族主义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焦虑与矛盾。这些女性无论是通过表达欲望诉求、挑战母职规约和争取平等权益,努力挣脱官方民族主义话语对其身份的征用和规训,还是在特定情境下挣扎妥协,展现对原有秩序的质疑,都打破了官方叙事对女性的本质化和同质化形塑,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样貌。印度英语小说家在创作中始终关注社会现实与民族命运,探索女性出路和变革可能,彰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