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族地区
信息化水平测度
指标体系
客观赋权法
空间分析
摘要:
在“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已成为破解区域发展失衡的战略突破口和践行国家重大部署的实践样本。文章基于民族地区发展特征,构建涵盖基础设施、应用与产业、发展环境与人力资源的四维评价体系,创新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TOPSIS的交叉验证模型对“十四五”期间面板数据进行动态测度。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宁夏、贵州等“东数西算”工程核心节点呈现显著发展优势,其政策效应与区域资源禀赋的协同作用形成独特增长极。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表明,全国信息化水平维持“东高西低”的梯度格局,民族地区多处于低-低(LL)冷点区,但Moran'sI指数动态演变显示部分区域差异呈现收敛态势,说明政策干预初见成效。研究建议构建“数字基建-创新驱动-人才反哺”的协同发展框架,为民族地区数字化转型提供系统性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