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
现代艺术
民族志
学科互涉
艺术人类学
摘要:
19—20世纪之交,大量民族志物件伴随殖民贸易涌入欧洲,其功能背景引起人类学领域的关注,形式构成则不断激发现代艺术灵感。以这些物件为焦点,两个知识领域逐渐形成重叠的话语空间。1980年以来,从这份历史遗产中提取的“民族志超现实主义”(Ethnographic Surrealism)概念,在打开人类学视觉向度的同时,引发学界间长期论战。本文追溯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现场,在“民族志转向”的“学科互涉”中展开辨析,探讨超现实主义如何借民族学批判构建其观看方式、视觉语法与创作范式。本文尝试指出,两者之关系不仅是学科间的挪用或投射,更是知识生成时一种互文、互塑的动态边界机制。在这里,“知识的视距”不仅指向一种反作用于认知的视觉调适技术,更是贯穿这段智识共创的综合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