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线性文化空间
民族融合
艺术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
摘要:
川藏线作为茶马古道核心干线之一,自唐宋以来便是汉藏等多民族物资交换与文化碰撞的线性文化空间。其中,康定与巴塘凭借在该空间的枢纽地位,成为民族交流密集的节点,催生出“康定溜溜调”与巴塘弦子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康定溜溜调”以语言为传播核心,在音乐形态上有机融合了汉族小调的婉转与藏族牧歌的悠扬,其汉藏双语衬词更成为超越语言的情感媒介,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沟通。巴塘弦子则以集体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既汲取了汉族长袖舞的飘逸灵动,又融汇彝族舞蹈中顿、踏等节奏特征,并通过藏族特有的“颤膝”动作与“圈舞”形式实现艺术整合,其曲调亦体现出汉族民歌在藏地的在地化转译。两种艺术形态的生成过程,既表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艺术创造的关键作用,也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跨体系整合,将分散的文化叙事凝结为有机的线性整体。由此,在多民族流动、共生的线性文化空间中,艺术形式的跨民族共塑与共享,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提供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