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边疆法治
人民法庭
摘要:
社会转型阶段,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矛盾纠纷数量增多,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政治敏锐性。如何有效化解此类问题,已成为目前边疆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作为“红河模式”的典型代表,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资源,依托“巡回调解室”、创优“共享法庭”、推进“一庭两所”纠纷联调、打造特色调解室、借力民族习惯法等,逐步形成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载体,横向协作、纵向分级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然而,该机制存在缺乏整体领导、队伍建设薄弱、经费保障滞后、民族习惯法适用理由欠充分、群众对解纷认识不足等局限,应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协同格局;加强解纷队伍建设、完善经费保障;规范习惯法的类别与适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转变群众观念,以进一步确保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得以高质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