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
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到“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始终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每个中国人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具备这种优良的品质。因此,把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家国情怀文化基因、提升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国情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家庭为基点,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根基作用;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国家为核心,强化责任担当的使命意识;以合作为目标,倡导互利互惠的共赢愿景,体现了个人、家庭、国家与世界的有机统一。推动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看,它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可行性看,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理论、内容、要素四个方面高度契合,使其融入具有可行性。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家国认知度、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具有强烈的强国意愿、具有积极的报国行动。然而,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大学生个体对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够全面、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在家庭中的运用不够充分、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够深入、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社会价值引领作用不够显著等困境。这些困境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家庭成员尤其是大学生家长对相关内容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高校融入渠道建设的不完善、社会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等。
基于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提出了一要积极提升大学生个体学习、运用和践行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主动性;二要发挥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中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等相关内容的引领作用,以此推动建设文明家庭、优化家教环境和传承优良家风;三要通过强化高校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高校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和校内外文化活动的实践作用等方式,以强化高校推动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教育作用;四是要积极营造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遏制传播不良文化思想的行为、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等措施,为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