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项目学习
教学意义
现实性考察
实现条件
摘要: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并得以推广实施的教学模式,自上世纪末被引入到我国教育领域以来,就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明确倡导,并且在教育实践中获得了很多的践行者。理论上讲,项目学习是一种有存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其内含的实然的教学价值使得项目学习的开展对学生成材成人、对教师专业成长、对传统教学改进均有明显的发展和促进意义。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项目学习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发展困境。就教师而言,一方面,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对于项目学习的认知不足,对于项目学习的开展存在很多担心疑虑;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的项目学习实践存在着形式表面化、效果浅显化、教学过程僵化等不足之处。就学生而言,项目学习中学生对项目学习不重视、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项目学习的实际实施效果。另外,学校层面同样存在着诸如项目开展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资源渠道有限、家校配合性较差、学校评价制度滞后等项目学习支持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以上诸多因素使得项目学习在实践中的实质性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学校层面的持久化推进,进而导致项目学习本身内含的教学意义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基于此,为充分发挥项目学习的教学意义,针对项目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观念认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意识,并消除对项目学习实践的顾虑,勇于尝试,从而实现由理念的内化到行动的自觉转变。其次,在设计和开展项目学习时,教师应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真实的且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量规,优化项目学习实施模式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高质量标准的操作推动伪项目学习、浅项目学习向真项目学习、深项目学习的规范化发展。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项目学习的指导、监督和督促工作,提高学生有效开展项目学习的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另外,学校层面要构建完善学校支持系统,为项目学习的开展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物质支持和制度支持,从而为项目学习螺旋上升式的常态化纵深化发展保驾护航。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中所论述的项目学习的教学意义,是建立在项目学习本身是深度的、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即项目学习的教学价值和独特育人功能是一种可能性和潜在性,而非确定性和现实性。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进教师对项目学习的了解,推动教师的项目学习操作向高质量化方向发展,加强学生的指导,建设学校相关支持系统,正是致力于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尽可能变为现实的确定性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