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
自动分割
半监督学习
摘要:
目的:精准的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勾画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鼻咽癌GTV的勾画主要由人工完成,是一个主观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并且基于人工勾画的GTV无法避免勾画者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异质性,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 GTV勾画的准确性。近年来,已有多种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鼻咽癌GTV的自动分割(勾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然而现有的鼻咽癌GTV自动分割模型均基于监督学习,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靶区用于模型训练。但是,要获得大量的、高质量人工标注靶区非常困难,且成本很高。因此,这激励我们能否仅用少量的人工标注靶区来建立鼻咽癌GTV全自动分割模型。基于半监督方式的深度学习网络允许我们利用少部分的标注数据和大部分的未标注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极大地减少了模型对人工注释数据的依赖,同时降低成本。另外,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鼻咽癌GTV自动分割结果并不完全符合临床要求,对于分割精度比较差的GTV仍需要进一步修改。既往研究表明,基于人机结合的交互式分割(interactive segmentation)方法在图像自动分割后的进一步优化起着重要作用。它允许用户在初始分割的基础上对错误分割的前景或背景提供交互信息,然后模型根据此信息作为约束条件,重新输出满足用户的分割结果。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临床和技术问题,(1)我们拟针对鼻咽癌建立一个新型的基于半监督学习的GTV全自动分割模型,并将此模型与现有的半监督分割模型进行对比来验证它的可行性和先进性;(2)邀请多中心专家对模型勾画的GTV进行修改,进一步评估模型分割的准确性;(3)将建立的自动分割模型用于辅助初级医师勾画GTV,评估在模型的辅助下初级医师勾画GTV的质量改进情况;(4)在鼻咽癌GTV全自动分割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型修改(交互式分割)模块,对全自动分割结果较差的GTV进行在线自适应修正以进一步提高GTV勾画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鼻咽癌人工标注靶区(ground truth)数据集的建立回顾性分析了 2010年至2016年间经病理诊断明确的初诊鼻咽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前的MRI影像。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搜集258例。邀请本单位具有10年以上鼻咽癌放疗经验的两位中级医师对258例鼻咽癌的GTVnx和GTVnd进行勾画,同时再邀请一位具有20年以上鼻咽癌放疗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对GTV进行最后的审核与修改。建立好人工标注的鼻咽癌GTV数据集后(真实值,groundtruth),将258例鼻咽癌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180)、验证集(n=20)和测试集(n=58)。2.基于URPC半监督学习方法的鼻咽癌GTV自动分割网络框架的建立本研究选取3D UNet作为骨干网络,在它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不确定性修正的金字塔一致性(uncertainty rectified pyramid consistency,URPC)的半监督分割网络,即URPC网络。该网络主要由金字塔预测网络(pyramidprediction network,PPNet)和不确定性修正模块组成(uncertainty rectifying module)。PPNet主要执行图像分割任务,因为它可以产生多尺度的图像预测。PPNet通过直接最小化的监督损失从标注数据中学习,另外针对不同尺度的预测结果,我们采用多尺度的一致性正则化使PPNet可以直接从未标注的数据中学习。通过这种操作,PPNet可以同时利用标注数据和非标注数据进行学习。不确定性修正模块用于降低噪声对金字塔一致性预测的影响进而提高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建立好网络框架后,首先研究不同尺度输出(scale)和不确定性修正(uncertainty rectification,UR)项、不确定性最小化(uncertainty minimization,UM)项各个模块对网络的贡献,即网络消融性研究;然后在测试集上与其他5个半监督学习网络(MT、ICT、EM、UAMT和DAN)进行性能对比研究;最后研究URPC网络对非标注数据的利用率。3.不同亚组患者之间模型的分割性能分析(1)分析不同亚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T和N分期、BMI、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体积)模型的分割性能差异;(2)通过从GTVnx的开始层面连续等距离地抽取7个层面来分析GTVnx不同层面的分割情况;(3)特别地分析了N3患者环状软骨以下转移淋巴结的自动分割情况。***自动勾画结果的多中心专家评估在测试集中随机选取20例患者,邀请本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每个中心分别选取3位专家,工作经验均在10年以上)共9位放疗专家对URPC自动勾画的GTV进行修改,最后将模型初始勾画的GTV和专家修改后的GTV进行比较,通过(1-DSC)%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