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动调制识别
射频指纹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压缩感知
摘要:
电磁空间是信息产生、传输、感知和利用的主要渠道,也是信息化战争时代新型作战形式的重要依托。天基电磁态势感知系统,在大范围空间内获取雷达、通信、导航和数据链等电磁信号并进行态势分析与预测,有助于实现对陆、海、空和天各类辐射源的侦察、监视、跟踪与识别,从而掌控整个电磁空间态势。随着空间电磁设备的快速增长,电磁信号越来越密集,面对复杂多样的电磁目标,基于目标建模和人工特征的传统方法越来越难以应对。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具有强大的特征表达能力,非常适合处理大数据问题。电磁信号识别是电磁态势感知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获取辐射源调制方式与个体身份,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信号识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空间中电磁信号类型多、差异大,若根据不同频段、不同辐射源类型和不同应用设计各自的识别系统,则工程应用成本高昂。本文将自动调制识别与射频指纹识别视为连续信号的模式识别问题,采用外部视角,将发射机整体外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射机输出信号中学习获得识别模型,实现电磁信号识别。依此设计的电磁信号智能处理架构、IQ相关特征卷积网络结构,以及压缩信号智能处理框架,可处理自动调制识别与射频指纹识别2种应用。深度神经网络虽然擅于挖掘高冗余数据复杂特征,但也存在模型庞大、计算复杂度高的不足。由于功耗及空间辐射环境等限制,天基平台的存储空间与计算能力特别有限。为弥合天基平台性能与深度学习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智能处理架构。首先将数据流拆分成小数据段,然后直接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最后通过序列联合判决算法进行信息融合。处理相同长度信号,轻量化智能处理架构的参数量与计算量仅为Alex Net的0.037%与40%,Google Net的0.170%与14.3%。轻量化智能处理架构的整体性能取决于单个分类器,为实现信息高效利用,提出了一种IQ相关特征卷积网络结构。在自动调制识别应用中,当信噪比≥0d B时,仅用50%的计算量可将识别准确率提高了9.88%,且比传统高阶统计量方法识别准确率高37.63%。在射频指纹识别应用中,仅用50%的计算量可将准确率提高了12.28%,且比传统功率谱密度方法准确率高33.16%。通信和雷达信号不断向高频段拓展,信号带宽迅速提高,采样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宽带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压缩感知与深度学习的压缩信号智能处理框架。在自动调制识别和射频指纹识别中,即使将采样率分别降低16和64倍,也能达到Nyquist采样信号同等识别准确率,大大拓宽了信号的识别范围。最后,基于轻量化智能处理架构,采用低成本信号采集与处理平台,实现了一套识别准确率接近100%的亚Nyquist采样信号射频指纹识别实时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