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有意义学习
高中人文地理
地理教学
应用
摘要:
随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地理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取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融合得好,取决于教师是否会教、学生是否会学,取决于教师能否组织得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之下,教师们在不断追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好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有意义学习理论注重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注重运用合适的同化方式、组织原则和组织策略为新的知识内容提供稳定附着点,人文地理知识包涵性强,综合性强,适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空间范围广,教师将有意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指导之中势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到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点、研究思路加以明确。然后通过文献研究对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其含义、条件、类型、同化模式、组织原则和策略,并分别列举了其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示例。之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从教师、学生、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有意义学习理论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围绕新课标与教科书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指明教学组织方向。最后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并付诸实践。通过研究可知,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涵盖广阔、包罗万象且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和高中人文地理中很多符号、概念和命题式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丰富知识的意义内涵,增加知识的可辨别性。依据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尽管将有意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之中无论在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还是师生关系层面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若教师遵循一定的方法策略,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趣味化的课堂活动、生活化的地理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产活动、联系乡土案例构建贴近学情的特色高中人文地理课堂,结合理论内涵、融合理论策略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帮助教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延长学生对所习得知识的保持时间,如果教师能够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指导之中必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